大家好,小编为大家解答豆蔻年华是指什么年龄的问题。很多人还不知道豆蔻年华一般指几岁到几岁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豆蔻指十六七岁,意思说很美好的一个时光!
豆蒄:多年生草本植物,比喻处女。
【出自】: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论人言可畏》:一遇到女人,可就要发挥才藻了,不是“徐娘半老,风韵犹存”,就是“豆蔻年华,玲珑可爱”。
【示例】:而正值豆蔻年华的我却渴望母女间有一种推心置腹的倾心交谈。
【语法】: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褒义
【近义词】含苞欲放、含苞待放、金色年华、黄花少年、二八年华、及笄年华、锦瑟年华、含羞待放、黄金时代
【反义词】桑榆暮景、人老珠黄、风烛残年、有生之年、不惑之年
【解释】:十五六岁的好年华。指人最美好的青春时代。一般都是用来形容女孩子的黄金年龄。
【出自】:李白《江夏行》:“正见当垆女,红妆二八年。”
正好见一个卖酒的少妇,年方二八,红妆靓然,与夫一同当垆卖酒。
【示例】:明明是二八年华,给人的感觉却是那样的悲凉,拥有着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沧桑。
【语法】: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褒义
【解释】:风烛:被风吹的蜡烛,容易熄灭;残年:残余的岁月,指在世不太久。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。
【出自】: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六:“有许多象祁老者的老人,希望在太平中度过风烛残年,而侵略者的枪炮打碎了他们的希望。”
【示例】:画中的老人虽然已是风烛残年,眼睛里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。
【语法】:偏正式;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含褒义
1、“豆蔻年华”之“豆蔻”是从上述植物引申出来的意思,指十三四岁的少女、处女而言。这源自唐代杜牧的《赠别》诗中有“婢婢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”。大意说柔弱美丽的十三岁多的少女,像是二月初起刚发芽的豆蔻梢头的嫩芽呢。看,豆蔻原来比喻嫩芽,关键是说十三四岁的少女。再加上“年华”二字,更清楚点明了这个令人喜爱、亭亭玉立、含苞欲放的美丽的年龄时段。
2、本世纪初时,外国染指甲油刚传入中国时,它的牌子叫Cutex,声音类似“蔻丹”,人们便把豆蔻年华的“蔻”给了它,第二个字“丹”有红的意思,于是“蔻丹”在我国流行了数十年之久。豆蔻年华应指十多岁少女。形容她们才合适。最多扩展到二十来岁,还可勉强。
1、2“豆蔻”指一种香料,据说在中世纪欧洲被用作草药,而“年华”则是指年轻美好的时光。
2、因此,“豆蔻年华”一词用来形容处于青春年华、年轻美丽的少女。
3、而年龄的具体范围因不同文化和地区而有所差异。
4、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女子18岁成年,常被称为“豆蔻年华”。
豆蔻一词,典出唐朝杜牧《赠别诗二首之一》。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。意思是说,姿态轻盈举止优雅正是十三年华,就像二月初枝头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。看尽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人,卷起珠帘故作娇俏的美女没有人比得上她。这是杜牧在扬州期间,写下了这首诗赠给一位歌女。诗中用早春二月初树梢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,来比喻十三岁的少女。因此,豆蔻后来就被用来专以形容十三、四岁的年轻美少女。豆蔻,也可写作豆蔻。